帮助山区孩子走出大山
扶贫先扶智,学前教育是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2017年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中国59万个行政村中,只有19万个有村一级幼儿园,贫困地区农村还缺少10万个村一级学前教育服务机构。
儿童早期教育干预的重要性已获得神经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充分证明。人的语言、社交、情感功能的大脑发育高峰均在4岁以前完成,因此3-5岁早期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关键机遇窗口。但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网站7省13县2018年的上报数据,在约5万名山村幼儿园受益儿童中,约40%为双留守儿童,父母都不在身边陪伴;20%来自精准扶贫家庭,约10%来自单亲家庭。
对农村幼儿家长来说,送孩子到乡镇上幼儿园是极大的负担,在贫困地区很难实行。公办园设在城镇,民办园不进村,农村幼儿家长要想让孩子上幼儿园,只能送他们到乡镇上才有的公办园。家长和幼儿或每天起早贪黑走很远的路,或在乡镇幼儿园附近租房陪读,负担较重,贫困家庭只能“望园兴叹”。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起的“一村一园”——山村幼儿园计划就是为贫困农村地区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促进教育公平所做的项目。“一村一园”在村一级建立小规模园所,设一两个班,根据班级儿童年龄情况采用混龄教学方式,与其他学前教育资源形成互补,使偏远贫困地区的儿童受益。
2012年3月,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山村幼儿园计划”启动实施。松桃苗族自治县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属国家级贫困县,山村适龄儿童学前教育资源一度严重匮乏。“一村一园”实施初期设立了一百所山村幼儿园,其后通过两年的实践,成果在松桃全县推广,目前建成近五百所山村幼儿园。
2014年,铜仁全市推广松桃经验,建设了2005个山村幼儿园,近5万儿童受益,铜仁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了91.7%。在全国,截至2019年2月,“一村一园”先后在青海、贵州、湖南等9个省(自治区)的22个县(市),设立山村幼儿园,让更多的山村儿童走进学园,接受教育。
- Raised
- $10
- Next milestone
- $100